大势所趋:中国的零碳宣言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利的政策,CO2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一、什么是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是指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将需求侧一定区域内的可调节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等资源进行聚合协调、优化,结合相应的电力市场机制,构成具备响应电网运行调节能力的系统。
二、虚拟电厂的核心价值
虚拟电厂通过聚合分散的可再生能源和灵活负荷,解决电网波动性难题,实现清洁、高效、低成本的电力系统平衡
1、对电网
01、稳定电力系统: 通过聚合分布式资源 (光伏、储能、柔性负荷) 快速响应电网需求,缓解峰谷差,减少弃风弃光。
02、降低基建成本:延缓或减少传统电网扩容投资,提升现有资产利用率。
2、对用户
01、经济收益: 用户通过参与需求响应、辅助服务市场获得额外收入 (如电价补贴、分红)。
02、用电优化:智能调度帮助工商业用户降低电费 (如峰谷套利),家庭用户实现绿色用电。
3、对社会
01.促进碳中和: 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减少化石能源依赖。
02.增强能源韧性: 去中心化模式降低大停电风险。
三、虚拟电厂整体架构
虚拟电厂作为系统平台,通过聚合协调优化可控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等各类资源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调峰辅助服务等电力市场交易中以获取收益。
二、算法引擎--技术框架
负荷预测
1、基于虚拟电厂场景的负荷预测模型构建
基于用户历史运行数据、气象条件、工况信息等,构建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负荷等多类型资源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预测以15分钟为颗粒度,生成未来96点的日负荷曲线,为调度策略制定与交易报价提供支撑。
2、多源数据融合建模与分区场景落地
输出各聚合节点或回路的预测功率及调节能力范围结合不同负荷特征与场景 (工业、园区、楼宇等)动态优化模型结构并实现预测精度提升,为计划生成和调控执行提供决策依据。
二、虚拟电厂聚合响应平台
源网荷储充一体化虚拟电厂聚合响应平台是集用户管理、能力管理、申报管理、资源管理、结算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业务云平台。南向对接微电网运行管理平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实现用户侧可调节资源的优化调度,北向对接电力调度部门与电力交易中心,实现资源能力申报与响应。负荷聚合商、资源业主方可通过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并获益,实现能源资产的电力市场价值。
通过物联网 (IoT)与云计算技术,将分散的负荷、储能、新能源资源聚合为可控资源池,为电网运营商、聚合商及能源用户提供全链条数字化服务
1、对用户:零门槛参与电力市场,实时监测收益,灵活控制资源。
2、对聚合商:全流程自动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价效率。
3、对电网: 可视化负荷调控,增强电网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