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倒计时中,配网台区——这条曾经只能被动受电的“神经末梢”——正在被微电网改造成“会思考、能自救、懂赚钱”的新型电力节点。通过场景化定制,台区微电网不仅守住供电底线,更把新能源、特色产业和敏感负荷统统纳入一盘棋,实现“末梢革命”。
一、四类场景,一张蓝图
1、应急保供:停电也能“撑42天”
山区、海岛最怕“天灾+施工”。广西省某县13户居民的光储柴微电网在主网断供后无缝离网,42天零闪断,冰箱不化冻、手机不断网,成为“灾害免疫”样板,可以浓缩为四个字:“稳、省、绿、灵”。
稳——供电生命线
• 离网自治:主网中断时可无缝切换孤岛运行,保障关键负荷“零闪断”。
• 多能互补:光伏+储能+柴发“三重保险”,抵御极端天气、设备故障等冲击。
省——经济降本
• 柴油替代:优先消纳光伏,柴油机组年利用小时下降40%以上,燃油费直降。
• 运维省人:云端集中监控,故障AI预警+远程运维,减少翻山越海巡检。
绿——低碳增值
• 高比例绿电:光伏就地消纳率>90%,年减排数百吨CO₂。
• 产业融合:茶光互补、渔光互补,一份土地两份收益,乡村振兴加分项。
灵——场景适应
• 模块化扩容:光伏、储能、充电桩即插即用,随负荷增长“拼乐高”式扩展。
• 多场景切换:既可并网参与需求响应,又可离网独立运行,一套系统多种模式。
2、新能源治理:让光伏“反送”变“正用”
屋顶光伏扎堆的农村台区,午间过压、反向重过载是常态。储能系统化身“海绵”:白天吸光、晚上放电,电压稳在220 V±7%,河北省多地台区因此告别“跳闸与限发”。
3、乡村振兴:炒茶季也能“电力自由”
春茶72小时内必须杀青,电力负荷瞬间翻倍。微电网储能削峰填谷,云南茶厂不再担心“炒到一半就停电”;湖南“茶光互补”棚顶发电、棚下制茶,一份土地两份收益。
4、城市高要求负荷:谐波“清零”
医院ICU、数据中心最怕电压闪断。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把谐波锁在5%以内,智慧园区更把充电桩、空调群变成可调资源,光储充协同后,电费直降15%。
当台区微电网从“备胎”变成“主角”,配电末梢不再是被动的终点,而成为主动创造价值的新起点。无论是山村炒茶、海岛灯塔,还是城市数据机房,场景化微电网正在把“能源孤岛”连成“价值群岛”。
慧明谦通过其数字能源管理操作平台,打造多能互补台区微电网,实现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协调互动。具体措施包括:
集成六大系统:平台集智慧光伏系统、光储一体化系统、智慧储能监控系统、配电监测系统、能耗监测系统、远程预付费系统为一体,全面支撑源网荷储各环节间协调互动。
统一数据中台:统一采集分布式电源与用户侧负荷运行数据,为微电网运行提供数据支撑,实现能源数据可视化
微电网智能控制:深度耦合能源中心数据与AI预测算法,通过EMS微电网控制器,实现对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设备的智能控制,实现多能互补,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
AI智能预测:通过AI算法对光伏、风力发电功率、用户负荷进行预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分布式电源发电计划、储能充放电计划、负荷用电计划。
能源托管服务:采用能源全托管、半托管模式,为用户提供售电管理、能耗管理和分布式电源运维管理,根据用户运营的需要,优化用能配置,从技术上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和收益。
智慧运营服务:实时监控分布式光伏、微风发电、储能与负荷的运行情况,提供7×24小时运维服务,确保风光储充一体化管理系统、能耗管理系统、售电管理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平台融合光伏电站、储能电站、充电站的实时监控、预警、电力流效率转换分析、发电功率预测、用户负荷预测、故障智能判断等功能,减少现场工程师驻扎,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新型智能运维平台。
利用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充电服务,为充电生产厂商、充电设施运营商提供扫码充电、支付结算、运维监控等高效精准运营管理,满足充电多样性需求。
通过以上措施,慧明谦的多能互补台区微电网方案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用能成本,还增强了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